制冷剂为什么很多牌子?制冷剂是怎么分类的?

       制冷剂分类的方法有多种,按照编号和成分是怎么分类的呢?制冷剂厂家广州中冷新型制冷剂的小编来分享下:  

       一、编号,命各标示方法;  

       按照国际统一规定用字母“R”代表制冷剂,加上后面的数字和字母组成在GB7778-1987中做了明确规定。简述如下:  

       (1)无机化合物。  

       规定为R700加上无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部分组成  NH3(氨)H2O(水)CO2(二氧化碳)  

       分子量17 18 44  

       编号R717 R718 R744  

       (2)氟利昂和烷氢类:  

巨化R410A制冷剂.jpg

       烷氢类化合物的分子通式:CmH2m+2  

       氟利昂是饱合碳氢化合物(烷族)的卤族元素衍生物的总称,分子通式为R(m-1)(n+1)(X),若有Br(溴)原子,再加字母B和原子数,若(m-1)=0,则“0”略去不写。  

       二、按成分有以下几种  

       (1)无机化合物。水、氨、二氧化碳等。  

       (2)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,俗称氟利昂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。如R12,R22,R134a等。  

       (3)饱合碳氢化合物。如丙烷,异丁烷等  

       (4)不饱和碳氢化合物。如乙烯,丙烯等。  

       (5)共沸混合制冷剂。如R502等。  

       (6)非共沸混合制冷剂。如R407c,R410等。  

       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,又分为高、中、低温三类。标准蒸发温度是指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,也就是沸点。  

       (1)高温(低压):标准蒸发温度(tS)>0℃,冷凝压力(PC)≦0.2~0.3Mpa,常用的R123等。  

       (2)中温(中压):0℃>tS>-60℃,0.3Mpa<PC<2.0 Mpa,常用的有氨,R12,R22,R134a,丙烷等。  

       (3)低温(高压):tS≦-60℃,常用的有R13,乙烯,R744(CO2)等。  

       有关制冷剂按照编号和成分的分类,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
一个中国。一家冷冻化工公司。一站解决。